劳模工匠

“罗甸劳模现象”系列报道之一:传统农耕时代的一股清流——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罗甸县原罗羊公社安沙生产队党支部书记王卜小荣

来源:云黔南 作者:刘雪红,王孝文 日期:2022-04-12

开篇的话:

解放以来,罗甸先后涌现出11位“全国劳模”,10多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模、省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典型模范数量之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罗甸劳模现象”。

是怎样的精神力量,让这方热土“盛产”出这么多典型模范?

2021年7月,州总工会与黔南日报共同策划,针对“罗甸劳模现象”进行深度挖掘和宣传报道。同年9月,本报派出记者团队,与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联合作战,分赴“全国劳模”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挖掘劳模故事,寻找“现象”答案。

联合采访团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大量艰苦的寻访工作,特别是针对已去世的几位劳模,更是多方寻找线索,多方求证细节。在写作中,每篇稿件反复推敲,数次打磨,历时半年之久,实属不易。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将这组系列报道呈现给读者,希望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能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闯新路、开新局、出新绩,为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王卜小荣参加劳模大会和中央领导人合影

传统农耕时代的一股清流

——记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罗甸县原罗羊公社安沙生产队党支部书记王卜小荣

站在罗甸县红水河镇云里村村委会新址的山顶上眺望,曾经奔腾不息的红水河,早已失去了它的野性,变成了波光粼粼的宽阔湖面。一艘货船从远处驶来,划出一道鱼尾状波纹,惊起一群水鸟。

“右边就是安沙组,左边是云里组,前面是交朝组,后面属于广西了。”红水河镇云里村村支书杨昌财介绍,当年的云里村位于红水河畔,村民出入均靠船渡。龙滩电站建设后,村民们或后靠,或搬到外乡,上升的水位让云里村原址变成一座无人孤岛。

安沙组曾经是红水河流域罗甸境内的一个渡口,与广西天峨县和乐业县隔河相望,是“一船摆渡两省三县人”的水上交通要道,边贸繁荣。

碧波里的安沙,再无嘈杂和喧嚣,静得像世外桃源。

王卜小荣

很少有人知道,60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带领群众坡改梯,修水利,推广水稻新品种,种植双季稻,用精耕细作改变落后粗放的耕作习惯。

他叫王卜小荣,罗甸最早的农业科技推广先锋,1957年荣获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

在那个“赶山吃饭”“轮歇耕作”的传统农耕时代,这种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一股清流,汇入了历史的大江大河。

“下雨了,打田了!”“天干了,修渠了!”湖面上,山谷里,浑厚的吆喝声似乎仍在回荡,那战天斗地的场面仿佛如昨……

敢为人先

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国内军阀混战,各种拉兵派款搞得民不聊生,地处边远山区的罗甸也不例外。

1925年,18岁的王德芳因交不起摊派费,为逃避抓壮丁,与父母从县城逃难到红水河边的云里村安沙寨搭棚开荒,靠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因为勤劳肯干,乐于助人,王德芳一家人慢慢融入当地,在好心人的牵线塔桥下,王德芳与安沙一黄姓女子结婚,第一个孩子取名王小荣,从此,王德芳被称为“王卜小荣”,意思是“王小荣的父亲”,是布依族对有子女的人的敬称。

解放后,王卜小荣带领群众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先后担任农协组长、互助组长、初级社和高级农业合作社主任。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罗羊公社云里村安沙生产队党支部书记。

他带领群众造良田,修水利,推广水稻新品种,用 “农业科技”改变祖祖辈辈“赶山吃饭”“轮歇耕作”的落后习惯,让老百姓种上饱水田,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让十里八乡投来羡慕的眼光。

王卜小荣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解决温饱的事迹很快在罗甸传开来,人们纷纷前往参观学习,王卜小荣也被层层推选为县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和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1957年2月18日光荣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4年,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观礼团成员,到北京天安门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典,再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此后,在王卜小荣的带领下,安沙生产队的水稻种植一路拉风前行。1967年,他倡导的“双季稻”试种取得成功,在云里村片区推广种植。到1973年,安沙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114万公斤,是1966年34万公斤的两倍多,完成征购任务后,生产队年年售卖超购粮。

龙滩库区淹没后搬迁建设的云里村

为转变传统的粮食加工方式,王卜小荣采取群众自筹资金和国家补助相结合的方式,修建柴油机抽水站,安装电灯和打米机,结束了传统加工稻谷用舂碾的历史。同时,他还带领大家种植甘蔗,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云里村的创新做法,吸引了广西天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王卜小荣主动把“双季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广西群众,并把22公斤优良稻种平价支援给天峨群众。

在推广种植新品种和“双季稻”的过程中,没有文化的王卜小荣深深体会到技术的重要性,1973年,他将安沙生产队种植能手罗凤金送到海南省参加技术培训。罗凤金成为当地首位农技员,安沙水稻种植成为全县水稻生产标杆。

此后,王卜小荣先后当选为罗羊公社党委委员、县革委委员、中共罗甸县委委员、中共黔南州州委委员、省党代会代表,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2月17日,王卜小荣因病在安沙逝世,享年72岁。

一个逃难而来的外乡人,把青春热心抛洒在这方热土上,干出了轰轰烈烈的成绩。这种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这种强烈的“粮食安全”意识,在那个时代,在偏远落后的红水河畔,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云里村新址一角

古道热肠

在红水河镇云里村村委会,黄元文、王万程、岑建国3位老人围坐在石桌旁,讲述王卜小荣的故事。

“以前五荒六月的时候,只能吃苞谷红薯饭,王卜小荣带领大家种植新品种和‘双季稻’后,一年到头吃的都是白米饭。”黄元文说,以前种植的水稻是老品种,产量低,根本不够吃。“老品种是密栽,广种薄收,新品种是疏种,发秧好,产量高,王卜小荣推广的品种有珍珠矮、广二矮、科二五、贵朝等,到后来种植杂交水稻,拉箱拉绳种植,产量越来越高。”

“我家叔叔是个热心肠,哪家有事情他总是第一个帮忙,以前做木房子,上山抬大梁柱,他总是扛大的一头,打田栽秧修渠坡改梯样样在行,很有威望。”王万程老人说,王卜小荣和他父亲认了兄弟,热心肠,爱帮人。

王卜小荣的儿子王万先说,第一年搞新品种推广种植的时候,父亲创造出了“泡冬田”的做法,就是水稻收割以后,引水到田里泡一个冬天,来年后,田里还有水,容易翻犁,培土养肥,第二年种水稻,病虫害少,产量高。“种上‘双季稻’后,我们生产队的粮食充足,还出现‘超产粮’‘光荣粮’。‘农业学大寨’后,父亲又带领生产队在原来的荒山上开梯田梯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村民们生产热情高涨。”王万先说,父亲虽然个子小,但很有号召力。

原来的云里村已变成库区

赓续传承

“父亲经常教育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要靠真本事吃饭’。我也经常教育子孙,要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王万先对父亲劳模精神的传承显得朴实无华。

以前出差可以加工分和粮票补助,但王卜小荣每次出差只拿平日干活的工分,儿子儿媳有怨言却不敢说。大队里有什么利益,他都让群众先拿,自己最后。

“王万先在乡里当‘半脱产’干部很多年,一直没有考上正式干部,当时王卜小荣已经是县委委员,只要他打个招呼儿子就能转正,但他总是说‘得靠他自己的能力,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最后,王万先只得回家当农民。”说起“干爹”王卜小荣,岑橙芬打开了话闸子。岑橙芬曾担任过罗甸县原沟亭乡副乡长,王卜小荣经常教育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感恩共产党,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多年来,她一直牢记王卜小荣的教导,工作兢兢业业。

“这片水域下面,就是王卜小荣带领村民种植‘双季稻’,推广水稻新品种的地方。虽然劳模战斗过的地方被水淹没了,但是我们会一直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村支书杨昌财说,目前云里村已被纳入第三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第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记者采访王卜小荣儿子王万先

龙滩电站下闸蓄水后,村委会新址与广西天峨下老乡隔河相望,与黔西南望谟县接壤,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今天的云里村,利用天然的气候优势和湖滨水域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小米蕉、芒果等特色水果种植有了规模,生态旅游和野钓产业有了知名度,钓鱼棚经济做得风生水起,湖光山色优美,乡村美丽兴旺,群众生活富足。

人物档案:

王卜小荣, 1907年—1979年,罗甸县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罗甸县原罗羊公社云里村安沙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坡改梯,修水利,推广水稻新品种,种植双季稻,用精耕细作改变落后粗放的耕作习惯。1957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为罗甸县革委委员、中共罗甸县委委员、中共黔南州州委委员、省党代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版权所有:黔南州总工会

技术支持:黔南热线

备案号:黔ICP备17003692号

地址:都匀市匀东镇怀昌路1号

黔南州服务职工中心 邮编:558000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