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

“罗甸劳模现象”系列报道之三:追忆燃情岁月——记全国劳动模范、罗甸县原交砚乡交砚村党支部书记饶早明

来源:云黔南 作者:刘雪红 朱丽,王孝文 日期:2022-04-14

站在边阳镇交砚村大拱组的山坡上眺望,蓝天白云下的群山,巍峨雄伟,裹着草木芳香吹来的山风,让人神清气爽。

“这里就是当年‘坡改梯’现场,现在已经种上了经果林。这一片是板栗,那一片是杨梅,过去那一片是砂仁。”顺着老支书毛荣学手指的方向望去,山峦已经绿意盎然。

连绵的土坡被一道道堡坎整齐割裂成梯形,种下的经果林粗壮健硕。“那些年,坡改梯种出的大米和苞谷,让全村老小免受饥荒。2000年以后,解决温饱后的村民,退耕种上经果林,走上了产业发展的路子。如果饶大哥还在,一定也会做出‘还绿给自然’的决定。”

毛荣学说的饶大哥,就是50多年前带领乡亲们“坡改梯”的领头人,时任交砚乡交砚村党支部书记饶早明。

饶早明

在那个“农业学大寨”的年代,饶早明两次到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后组织村民向荒山要土,向沟壑要田,硬生生造出千亩良田好土,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饶早明于1969年国庆节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回来后被组织任命为罗甸县革委常委。1972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当年那些轰轰烈烈的故事,至今仍被村民津津乐道。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立下雄心壮志

站在绿树成荫的梯田边,当年饶早明带领乡亲们炸石开田的火热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侧耳细听,山峦里,那嘿唷嘿唷的号子声和加油鼓劲的呐喊声仍在回响。

当年大战“猫鼻梁”的地方

今天,“饶早明”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交砚人的脑海中,成为“艰苦奋斗”的代名词。

饶早明于1935年出生于交砚村。因为家境贫寒,从小帮着父母干粗活累活,却从不叫苦。

虽然身材瘦小,但饶早明性格刚毅、敢想敢干、追求进步,从儿童团长、初级社长做到生产队长、村支书。

交砚地处罗甸县西北部,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整个交砚大队所有田加起来只有70多亩,其余全是陡坡荒地,村民祖祖辈辈守着一方土坡,靠人背肩扛,在地里“讨”生活,一年到头,劲头全用在地里,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生产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人地、人粮矛盾突出,是导致贫穷的主要原因。

当年“坡改梯”现场

“想起以前娃娃多,饭不够吃开荒坡。”这句顺口溜,让时任交砚生产大队队长的饶早明受到启发。

对,把陡坡荒地变成良田好土,才能让乡亲们吃饱饭!

那些年,全国各地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大寨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深沟变良田,将坡地垒成水平梯田,实现了粮食大丰收,创造了奇迹。

这和饶早明的想法不谋而合。把坡地改成梯田梯土,对于饶早明来说,太具诱惑力了。

大修梯土良田

那么艰苦的条件,那么浩大的工程,没有炸材,全靠钢钎锄头,那不修到猴年马月。村民们觉得饶早明是在“痴人说梦”。

交砚村村民向记者讲述全国劳动模范饶早明“坡改梯”故事

1966年,在饶早明的好说歹说下,村民开始在大拱组尝试“坡改梯”。却因为技术、资金等原因,工程进展缓慢,处处碰到难题。本就不看好“坡改梯”的村民,打起退堂鼓,嘲笑声,置疑声,充斥于耳。

饶早明没有服输。

1967年夏天,饶早明加入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参观学习的队伍。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把“参观”当作技术培训,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问了个遍,并认真做好笔记。参观结束后,饶早明带着他记录下的各种技术要点,学成返乡了。

返乡第二天,他把群众组织起来,将自己学到的技术传授了一遍。

结合交砚的地形地貌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修筑田坎,交砚人用锄头挖,拿锤子敲,将田埂定线,把土地夯平,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大拱开出200亩梯土。

饶早明当年居住的老屋

交砚人的壮举,在全乡及整个边阳片区引起轰动,那顺着山势整齐排列的层层梯土,让无地可种,食不果腹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坡改梯”的春风,突破重重大山,吹到全县的每个角落,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学习。交砚的“坡改梯”火了,饶早明成了“明星”,被群众推举为交砚村党支部书记。

1969年,饶早明被选拔进贵州少数民族观礼团,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北京之行,更坚定了饶早明带领群众大干一场解决温饱的决心。

“坡改梯”也从交砚生产队拓展到全乡、全县。

罗甸县成立工作组进驻交砚,多次举办坡改梯现场会,饶早明到全县及周边县宣讲。近的来学,远的来摩,“学交砚”热潮如同当时的“农业学大寨”。

村民种植的砂仁丰收了  李庆红 摄

1970年,饶早明再次踏上去大寨学习的路途。这次有针对性的学习,让饶早明更加胸有成竹。

有了前面的成功,这一次,乡亲们铆足了劲。

“‘大战猫鼻梁!开辟毛家坨!’的大幅标语就立在对面山上,红色的大字,刚劲醒目。村民们天亮就上山,天黑才收工,乡里组建宣传队敲着锣鼓呐喊助威,唱起‘学大寨,赶大寨’的歌,好不热闹!”回想起当年坡改梯建设的情形,毛荣学仍记忆犹新。“交砚的宣传队一战成名,吹拉弹唱无所不会,还到其他县参加文艺汇演,那时的交砚,好风光!”

毛家坨位于两山间的沟槽处,可以开出50多亩良田。但是这里没有水源。而一山之隔的地方有一股水,只要炸开山梁就能把水引到毛家坨。阻断水源的山,叫猫鼻梁。

坡改梯改种杨梅树

要挖掉这道山梁,谈何容易。村民们用炸药一点一点炸、用铁锤一锤一锤敲,用锄头一锄一锄挖。每天几百号人上工,昼夜不分地干,宣传队员唱歌、跳舞、打快板、拉二胡……干活的声音、唱歌的声音、喊号的声音震彻山谷。

“水来了,水来了!”几个月后,猫鼻梁被挖掉,50多亩田有了泉水灌溉。

10多年里,饶早明带领交砚群众开出1000多亩梯田梯土。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土地改革后,这些田土分到户,梯土种玉米,梯田栽水稻,通过科学种田,村民们从此吃饭不愁,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退耕培育青山

今天的毛家坨已经不再人声喧哗,开辟的梯田梯土,退耕种上了经果林。

交砚村农户张正海家樱桃丰收

“这是一代人的记忆!”毛荣学说,留住一方水土,才能留住乡愁。当年开荒炸石,伤了山脉,欠了大自然一笔债。进入21世纪后,交砚人靠打工挣钱,日子慢慢过得滋润起来,便决定退耕地,育山林,还绿于自然。

极目远眺,山丘起伏,绵延如带。昔日满目的黄土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杨梅、砂仁、樱桃、蜂糖李、板栗等经果林。退耕后,好生态变成生产力,交砚人探索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依托梯田梯土,发展特色林果、草畜养殖、苗木繁育等产业,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

退休后的毛荣学也没闲着,和老伴种了15亩杨梅,卖给惠水陈有王记公司做杨梅汁,年收入4万多元,家里两栋楼房宽阔敞亮。“挣钱的任务交给儿孙们,打理杨梅园就是为了锻炼身体。”

解决温饱后,交砚群众纷纷走出大山打工挣钱,有的当上建筑工,有的做了包工头,有的成为建筑老板,这些人赚钱后返乡建楼修路、办产业、做生意。

杨梅丰收场景

走进交砚村,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庭院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停有小轿车,村民们生活过得殷实小康。

“那些年坡改梯太苦太累,父亲后来得了严重的肺病,于1993年去世,享年58岁。”饶早明儿子饶登祥说,父亲是饶家人的骄傲,他会将父亲的事迹讲给子孙后代听,把父辈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毛荣学说,交砚人能吃苦,学习能力强,开拓进取,敢闯敢干,就是传承了当年“坡改梯”精神,这种精神还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交砚人,在乡村振兴的征程里建功立业。

人物档案:

饶早明,1935年—1993年,男,罗甸县交砚人,中共党员,曾任交砚村党支部书记、罗甸县革委常委等职,带领村民向荒山要土,向沟壑要田,造出千亩良田好土,解决了村民温饱问题。1972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版权所有:黔南州总工会

技术支持:黔南热线

备案号:黔ICP备17003692号

地址:都匀市匀东镇怀昌路1号

黔南州服务职工中心 邮编:558000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