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

有一种力量叫滴水穿石

来源:黔南日报 作者:田高 日期:2022-05-06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大山,挥汗掘进,做忠诚而朴实的拓荒者;他们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却成了一代代人的励志楷模。

  新中国成立以来,罗甸县先后涌现11位“全国劳模”,在麻山腹地千沟万壑之间耸立起劳动者的榜样群像和精神丰碑。

  所谓榜样,就是心无旁骛,做难而正确的事,水滴石穿。

  学习劳模,就要学习他们身上散发的信仰之光。盘点这些劳模,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相信并为“美好未来”而奋斗。在这些全国劳模中,从“为生存而战”的何元亮,到“战天斗地‘女愚公'”的邓迎香,5位劳模与劈石造田、坡改梯有关,2位劳模与修路凿隧道有关。他们通过劈石造田、凿山开路来改变生存环境,凭借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来寻找出路,靠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建设家园。从顶住“涅槃之痛”,到收获“重生之美”,他们几乎耗尽一生。重温他们的故事,想想他们何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心底就有“相信”,眼中便有光彩。

  学习劳模,就要学习他们永不言弃的实干劲头。无论哪个时代的劳模,都是在某个方面有所建树的劳动者,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向上向善的执着,是常人难以理解和企及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劳动的荣光与价值。一年365斤苞谷“年薪”的代课教师李兹喜,用微薄之力,坚守三尺讲台,照亮乡村孩童求知之心;被当地农户称为“红水河畔女财神”的李桂莲,用2分地点燃罗甸蔬菜的星火微光,耄耋之年依然战斗在科研一线;蔬菜种植“二传手”胡天英,70岁卸任罗沟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后,转岗担任沫阳敬老院院长,在另一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他们是孤勇者,走窄门而不走宽门;窄门却越走越宽,成了行业翘楚,在众声喧哗中独树一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同时代的劳模,给了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迪?劳动的内涵在延展,劳模的标准在提升,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笈。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如今,生发于罗甸的“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已经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罗甸劳模作为万千劳动者代表,他们是黔南骄傲的缩影,是贵州精神的底色,也是我们“闯新路开新局”的力量之源。

版权所有:黔南州总工会

技术支持:黔南热线

备案号:黔ICP备17003692号

地址:都匀市匀东镇怀昌路1号

黔南州服务职工中心 邮编:558000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