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业态劳动者

贵州川恒:实施“六大举措”为产业工人架起成长阶梯

来源:劳动时报 作者:记者 黄运 日期:2024-01-10

  贵州省工会十五大召开期间,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贵州工匠、高技能人才的讨论非常热烈。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磷化工行业十强”“国家级绿色工厂”,近年来,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在夯实组织建设、壮大队伍、提升素质、畅通民主管理、落实权益保障、培育先进典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司的发展,2023年1至9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上缴各项税收2.3亿元。

  党建引领,促进工会组织建设。2002年11月,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福泉市,2003年7月即成立工会组织,成为福泉市首家建立健全工会等群团组织的民营企业。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企业发展的全面领导,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党建带工建,促进工会组织建设,员工入会率100%,把职工队伍培养成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广纳贤才,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公司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抓住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素这个“牛鼻子”,以人才本地化目标导向,通过毛遂自荐、他人推荐、社会推荐、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成熟人才市场招聘等全方位多渠道招录本区域农民工、社会青年、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大中专毕业学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人才队伍从创业初期300余人到现在3000余人。同时,通过“地企合作”,员工籍从公司成立之初70%以上为四川籍转变为如今70%为黔南户籍。

  拓宽职工成长渠道,让产业工人变为企业骨干。建立健全业务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渠道、体系和机制,目前已形成农民工走技能线、技术员走技术线、管理层走管理线的“三线”培养成长渠道。主要以学历提升、校企合作培养及师带徒等培养体系机制,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实现了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产业工人变为技术骨干、技术骨干变为管理层的梯次成长机制。同时,每年除了参加国家技术评定外,还在公司内部开展机电仪技能、工业分析专业、采购专业、驾驶员驾驶技术等级等职称评定。330余名职工参加了学历提升,获得学历150余人,仍在学历提升150余人,160余名职工获得外部技术职称评定,200余名职工获得外部技能等级评定,300余名职工获得内部技术职称技能等级评定。

  畅通职工民主管理渠道,提高职工知情权。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抓手,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以厂务公开和职代会两个工作机制为着力点,鼓励职工代表依法有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持续开展集体协商,进一步拓宽了职工民主参与形式,畅通了职工表达渠道,落实了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留住产业工人。公司出正常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落实带薪休假政策外,公司工会还积极为员工谋取就餐补贴、免费住宿、金秋助学、免乘交通车、年度困难补助、购房无息贷款、入职在职离职健康体检、职工及家属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住院婚育退休病故慰问、季度劳保福利等10余项福利待遇;功能齐全的“职工之家”,让职工足不出厂就能享受休闲娱乐需求;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及时有效消除内部矛盾纠纷,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重视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经过20年的培育选树,公司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获贵州省劳动模范、3人获黔南州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1人获贵州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1人获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获福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以榜样的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提升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版权所有:黔南州总工会

技术支持:黔南热线

备案号:黔ICP备17003692号

地址:都匀市匀东镇怀昌路1号

黔南州服务职工中心 邮编:558000

贵公网安备 52270102000217号